談虛色變:男人「腎虛」的九大明顯症狀「你腎虛嗎?」聽到這個問題,相信100%的男士肯定會搖頭,心想:「你才腎虛呢!像我這麼強壯、男人中的男人怎麼可能腎虛!」男人惟恐自己與腎虛扯上半點關係。腎虛,真的有那麼可怕嗎?「腎虛」是只在中醫診斷中才會出現的用語。在西醫學中,腎是泌尿系統中的重要器官。而中醫,腎臟的功能大大超過了泌尿系統的範圍,它與人體的生長、衰老、智力、生育都有著密切關係。中醫認為,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,主水納氣,主骨生髓,開竅於耳及二陰,其華在髮,五臟六腑均需腎陰的滋養,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。由於先天不足、後天失養,長期勞累、生活緊張、房室過度,或久病傷腎、年老體衰等原因均會使腎的功能失調,出現一系列腎虛症狀。或許是因為腎虛會影響男人們的性功能,使得大部分男士「談虛色變」,對腎虛有著這樣那樣的誤解與偏見,甚至在出現腎虛的時候諱疾忌醫,延誤了病情。 【 症狀一:畏寒肢冷 】「畏寒」指有怕冷而且怕風吹的感覺。「肢冷」指四肢手足冰冷,甚至冷至肘、膝關節的症狀。「畏寒肢冷」往往伴隨腰膝酸痛、神疲倦臥、少氣懶言、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症。除可服金匱腎氣丸,也可用薑附燒狗肉,它具有溫補散寒、壯陽益精的功效。方法是:狗肉1000克,洗淨,切成小塊,將生薑150克煨熟備用。將熟附片30克放入砂鍋,先煎2小時,然後將狗肉、大蒜、生薑放入,加水適量,直至狗肉煮爛即可食用。 【 症狀二:房事過度 】中醫認為腎藏精。腎精化生出腎陰和腎陽,對五臟六腑起到滋養和溫煦的作用。腎陰和腎陽在人體內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約,維持人體的生理平衡。如果這一平衡遭到破壞或者某一方衰退就會發生病變,男性會出現陽萎早洩、滑精、精液病等病症。當你在床上與女友或妻子樂不思蜀的時候,請千萬注意限度,如果長期沉醉於性生活或自慰過頻,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、頭暈目眩、失眠健忘、腰酸背痛等腎虛現象。適度地安排你的床上運動時間與頻率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。 【 症狀三:頭暈無力、失眠多夢 】腎作為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,滋養和溫煦著其他臟腑,若其他器官久病不癒,就容易傷及腎臟。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、冠心病、支氣管哮喘、高血壓等病人,往往伴隨有腎虛症狀。要想根治腎虛,徹底治好其他器官的疾病是根本之道,否則都是治標不治本之舉。 【 症狀四:哮喘 】腎臟有「納氣」的功能。因腎虛不能納氣,就會引起喘息氣短,呼多吸少,使你感到難以暢快呼吸。厲害的情況下,伴隨氣喘還可能出現喘氣加重、冷汗直冒等症狀。臨床上,哮喘要想治癒必須斬斷病根,透過補腎納氣,增強體質以緩解症狀,減少復發機會。推薦補腎納氣湯為咳喘七子湯,中國名醫名方錄收錄。 【 症狀五:腰痛 】腰痛根本在於腎虛,可分為內傷和勞損。內傷腎虛一般指先天不足、久病體虛或疲勞過度所致,輕者難以彎腰或直立,重者出現足跟疼痛、腰部乏力等症。勞損指體力負擔過重,或長期從事同一固定姿勢的工作(使用電腦、開車等),久之會損傷腎氣,導致腎精不足。如果出現經常性的腰痛,而且休息也解決不了問題,那就要考慮透過補腎的方式解決,如六味地黃丸、金匱腎氣丸、大補陰丸。 【 症狀六:夜間多尿 】一般夜尿次數在2次以上,或尿量超過全日的1/4,嚴重者夜尿一小時一次,尿量接近或超過白天尿量,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屬於夜間多尿。白天小便正常,獨夜間尿多,正是本症的特點,多因腎氣虛弱所造成。要徹底根治,必須抓住溫扶先天腎陽之氣這一主要環節,增強腎氣的固攝氣化作用,才能獲得陽複陰退的效果。推薦中醫藥方右歸丸。 【 症狀七:頭暈耳鳴 】很多人經歷過頭暈的感覺,那種眼睛發花、天旋地轉、噁心嘔吐的滋味並不好受,而且頭暈患者常伴有耳鳴之聲,妨礙聽覺,長久下去,甚至會導致耳聾。造成頭暈耳鳴的原因多與肝腎相關。中醫上講「腎藏精生髓,髓聚而為腦」,所以腎虛可致使髓海不足,腦失所養,出現頭暈、耳鳴。治療時應補益腎氣,精足則髓滿,頭暈耳鳴也就自然可以得以消除。 【 症狀八:便秘 】便秘的人常因排便困難出現肛裂、痔瘡等症,影響工作、生活,苦不堪言。雖然大便秘結屬於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,但其根源是因腎虛所致,因為腎開竅於二陰,主二便,大便的傳導須透過腎氣的激發和滋養才能正常發揮作用。治療便秘應從治療腎虛入手,吃一些補腎助陽、益精血、潤腸通便等作用的中藥,如火麻仁、何首烏。 【 症狀九:腰酸腿痛、尿頻尿急 】長時間身體僵硬不變地坐在車裏,外加開車精神緊張,久而久之形成氣滯血瘀而最終導致腎虛。醫生建議,開車一個小時左右,要下車舒展筋骨,順便解決一下內急,千萬不要憋尿,要知道長時間憋尿可能會造成尿頻、尿急、遺尿、陰腹疼痛和夜尿增多等症狀。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ighead-huang/article?mid=33346&next=33338&l=f&fid=58.
- Dec 31 Sat 2011 04:38
談虛色變:男人「腎虛」的九大明顯症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